现在的游戏产业超乎人们想像的速度进行发展,这个产业甚至火到了一直以来表示不会发展游戏产业的阿里公司都成为了一个游戏业务的大佬。这其中的发展之路是怎么样的?小编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在把网易前COO詹钟晖变成互动娱乐事业部主管之后,阿里从一家“饿死也不做游戏”的公司,变成了拥有游戏事业群,并兼具研发发行能力的游戏大厂。
从2008到2017,“不做游戏”的阿里已经在游戏研发、渠道、发行、联运等多个方面发力,以各样的“打脸”姿势,演绎着一家“有原则”的公司向商业利益妥协的故事。
2008-2014:饿死不做游戏,但赚着游戏的钱
在2008年和2010年,马云先后两次公开表示 “阿里饿死也不做游戏”和“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不做游戏是阿里的原则”等观点,而彼时的阿里却从未拒绝游戏。
在那个PC网游盛行的年代里,淘宝网是中国最大的游戏产品交易市场之一。
在2008-2014年间,淘宝网上的单机游戏光盘、游戏机、周边产品、网游点卡、游戏线上道具、虚拟货币、代练账号等产品的销售从未因“不做游戏”的原则而受到影响。
据渠道人士和销售商估算,在2010—2014年间,淘宝网是国内排名前三的游戏虚拟物品交易平台,每年的交易额可达到5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点卡类交易最为主要,每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游戏道具交易额可达数亿元人民币;游戏机年交易额可超过7亿元人民币,游戏类交易总流水应可达到200-300亿元人民币。
虽未直接生产游戏,但阿里却在“拒绝”游戏的同时,为国内游戏厂商、产品、玩家提供着便捷的服务,并从中赚取分成。所谓的“不做游戏”原则,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打破了。
2014-2015:做分发平台收UC,刘春宁的算盘没打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 2014年以前的阿里之所以没有直接进入游戏行业,在于马云的个人情感,也在于阿里当时在电商领域的生态布局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拒绝游戏”的阿里不是不爱,是没有力气爱。
2013年底,腾讯网络游戏收入达到84.75亿元,同年阿里的总营收约为450亿元。于是,在稳定电商市场地位,连续获得投资,估值达到1250亿美元之后,阿里做起了游戏发行。
于是,2014年初,阿里迎来了前腾讯视频总经理刘春宁,并由其担任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全面负责游戏业务的开拓。
刘春宁
在刘春宁的操作下,2014年6月,阿里成立了游戏分发平台,采取游戏开发者、阿里、教育基金三者7:2:1的分成模式,试图以高分成(同时期其他平台分成多为3成),吸引游戏开发者。6月11日,阿里完成UC优视的收购,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一同被收购的还有手游业务九游,和九游平台当时超过6000万的活跃用户。
此后,阿里又在2014年8月以1.2亿美元投资美国移动游戏开发商Kabam,并通过淘宝和来往等平台完成了《指环王》的分发。
2014全年虽然大动作不断,但从实际效果来说,阿里游戏分发平台确实以高分成和其本身以及UC的流量资源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用户,但却未能推出爆款产品,平台盈利效果不佳。据阿里内部传言,因为政绩不佳,刘春宁从2015年开始变成了“鸡肋”,其所主管的部分业务开始被划给了其他部门,权力逐渐被架空。
可以说UC为阿里的游戏业务提供了发行、渠道的基础,游戏发行平台也做出了尝试,但真正让其游戏业务成型的,还要从UC九游更名为阿里游戏说起。
2015-2016:阿里游戏成立,俞永福亲自挂帅
2016年1月,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旗下的UC九游正式更名“阿里游戏”,并进行公司化运作,UC九游总裁林永颂出任阿里游戏总裁,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任阿里游戏董事长。
俞永福
此后,九游开始逐步成长为国内手游市场重要的渠道和发行平台,同时与阿里文学、阿里影业等集团内的公司共同为阿里的IP生态服务。
在阿里游戏成立半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 CEO张勇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该版块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其中阿里游戏、数字娱乐事业部均包括游戏发行、渠道、联运等方面的业务。
阿里大文娱
2016年12月,通过整合豌豆荚、九游、PP助手、UC应用商店、神马搜索,联合YunOS应用商店等分发平台,阿里应用分发平台上线,将游戏发行业务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
至此,阿里在游戏业务能力方面,似乎只差研发这临门一脚。于是,广州简悦和詹钟晖来了。
2017:10亿资金发展游戏IP生态,收购简悦补齐研发端
2017年3月,阿里宣布全面进军游戏发行领域,以10亿元资金助力游戏IP生态发展,同时将分享阿里平台上的海外流量,将游戏业务与文娱IP生态结合。
半年之后,阿里大文娱收购广州简悦,成立游戏事业群,由俞永福任游戏事业群“班长”,互动娱乐事业部由詹钟晖(叮当)分管,开放平台事业部由史仓健分管。
在加入阿里之前,简悦已经研发出《陌陌争霸》、《天天来战》等多款手游产品,覆盖SLG、卡牌、ACT、模拟经营等多个类型。其中《陌陌争霸》上线首月流水超过1200万元,《天天来战》首发测试十天内收入达1000万。
从2008年的“饿死不做游戏”到如今集发行、渠道、联运、研发等多个游戏业务能力于一身,阿里当年的“原则”似乎已经被淡忘了,而以数次实验、数十亿资金和“打脸”为代价孕育出的游戏业务,能够为阿里的大文娱生态带来怎样的回报呢?
不知道还需不需要一个9年。